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晋城市政府
网站支持IPv6 繁體中文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部门工作

上之有理  下之有据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

发布时间:2023-03-08      信息来源:泽州政府网      

近年来,泽州县将推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作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关键一招,树牢实干担当的用人导向,不断探索能上能下的具体路径,形成了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机制。

突出政治标准和用人导向,让上者“上之有理”。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坚持把标准、树导向、重一线,真正让好干部“上”得来。一是把牢政治标准的底线。建立谈话评价、专项评议、综合评定“三评”机制,全方位、多角度考准干部政治素质。谈话评价,在综合研判、谈话调研、考察谈话中,正反双向询问干部政治表现,在与考察对象面谈时,同步开展政治理论水平考试;专项评议,对考察对象政治素质进行测评,查阅“三会一课”记录和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等资料,进行现场核查评分;综合评定,实行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和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对考察对象廉洁自律结论性意见“双签字”,组织部综合研判形成鉴定意见。二是树起实干担当的导向。坚持在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急、难、险、重”等突发事件、关键时刻检验干部,大力提拔使用成绩突出的干部。比如,2022年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安全生产高压态势以及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的关键节点,将表现突出的2名乡镇党政正职调整到卫生健康体育局和应急管理局主要领导岗位上来,对医疗卫生系统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大胆使用,3名提拔到正科级领导岗位。三是注重基层一线的使用。将基层一线作为识别、检验、培养、使用干部的主阵地,从群众口碑中考察干部、选用干部。比如,在县委县政府工作部门主要领导的配备中,70%具有乡镇工作经历。2021年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后,班子成员具有2年以上乡镇领导工作经历或3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的占比86.4%。2022年在乡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的配备上,全部从乡镇中层干部中提拔。四是坚持人岗相适的原则。聚焦领导班子结构最优、功能最强,统筹优化配置干部资源,让干部调得好、调得稳。比如,针对审计局班子成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的现状,让1名副局长晋升职级、退出领导岗位,同时提任2名业务骨干为副局长和总审计师,优化了班子结构,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

明确下的标准和认定对象,让下者“下之有据”。在干部“下”的方式方法上,亮出底线标尺、多渠道甄别、审慎区分对待,让干部下有依据。一是亮出底线标尺,明确“下”的标准。严格对照《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中15种“下”的主要情形,紧密结合泽州实际,围绕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安全生产、违规违纪等8大领域,细化干部调整的46种情形,让干部可认知、组织可判断、普遍可执行。二是多渠道了解,甄别“下”的对象。开展日常分析研判,精准识别“不在状态”的干部,2018年起,连续5年全覆盖开展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调研,及时发现岗位不匹配、能力不胜任的干部。统筹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重点工作考核、专项工作考核,以及组织、纪检、宣传等部门对各系统内分管工作进行评比排位结果,精准识别工作“落后”的干部。用好离任审计、巡视巡察结果,精准识别“有瑕疵”的干部,贯通年度考核、信访反映、审查调查等情况,坚决将干部群众有意见、违规违纪、德不配位的干部纳入“下”的范畴。三是审慎区分对待,畅通“下”的渠道。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用好容错纠错机制,按照“下”的干部的不同情形,根据“四看”分别作出合理调整安排。看干部的精神风貌,工作不在状态的“下”;看考核考察结果,口碑评价差的“下”;看巡查审计结果,有重大线索的“下”;看干部工作实效,履职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下”。

加强思想引导和跟踪管理,杜绝“一下了之”。始终坚持“能下”是手段、“促上”是目的,深耕干部“下”后管理,最大程度关心鼓励干部。一是加强教育关怀。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采取县级分管领导重点谈、组织部长专门谈、党组织书记日常谈的三级联动机制,时时掌握干部思想动态。二是搭建干事平台。推进“下”的干部资源再配置,坚持人岗相适,积极设岗搭台,统筹安排到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专项督查等全县重点工作中锻炼提升。三是强化跟踪管理。与其他干部同等要求、同样管理、同步考核,对跟踪考察中表现较好、实绩明显、重新赢得干部群众信任的,重新启用。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泽州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泽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泽州县数字政府服务中心承办

晋ICP备18003907号-1 晋公网安备 14052502000840号 网站标识码:1405250013

建议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 / 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